近日,四川成都的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科技的企业——诺比侃科技,再次引发了市场关注。该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了最新的上市申请,标志着其在资本市场的又一轮冲刺。
诺比侃科技的核心业务聚焦于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和服务涵盖供电巡检、轨道检测及信号系统等多个领域。尽管公司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但整体规模仍相对较小。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以2023年营收计算,该公司在中国轨道交通行业AI+检测监测解决方案市场的占有率为1.3%,排名第七。
公司创始人廖峪在业内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资料显示,廖峪拥有扎实的技术背景,并且在创业之前曾服务于多家知名科技企业。他的专业能力与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相结合,为诺比侃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财务表现来看,诺比侃科技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X亿元、Y亿元和Z亿元(具体数值需参考公司财报)。然而,在这份成绩单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显著延长。
数据显示,诺比侃科技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1.76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4.74亿元,与此同时,相应的损失拨备也在逐年增加,分别为2180万元、4990万元和6520万元。更为关键的是,贸易应收款项的平均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192天延长至2024年的352天。
这与行业内项目周期较长、结算流程复杂的特点密切相关。一位长期关注该领域的投资人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类似诺比侃科技这样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收款压力。尤其是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如何平衡业务发展和资金周转将成为关键课题。"
从整体来看,中国轨道交通行业AI+检测监测解决方案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征。当前,行业内尚未出现绝对 dominant 的企业,第一梯队的市场份额占比也只有4%左右。这为新进入者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现有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和服务质量上持续投入,以巩固和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
诺比侃科技此次冲刺港股IPO,既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也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考验。能否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认可,并通过后续的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决定着这家企业的未来走向。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