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我国首次成功完成人工神经接口植入手术 截瘫患者实现自主行走

近日,国内首例智能脊髓神经接口系统植入手术在浙江大学附属医院顺利完成。术后15天,接受治疗的金大叔(化名)便实现了自主站立和行走的目标;两个月后,他已经能够完成多种日常活动。

研究团队与患者合影

金大叔在进行康复训练

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脊髓神经接口及神经功能修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国内超过370万的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4年10月,61岁的金大叔因从高处坠落导致胸椎骨折,经诊断为完全性截瘫。尽管经过四个月的系统康复治疗,他仍无法实现独立行走,且出现感觉减退、大小便失禁等问题。医生曾评估认为他恢复自主行走的可能性极低。

然而,在接受新型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后,金大叔的情况发生了显著改变。术后他不仅能够完成直线行走、弯道转向、上下坡等复杂动作,下肢的感觉功能也逐步恢复,实现了自主排便和排尿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朱君明形象地比喻:"如果将脊髓比作一条信息高速公路,金大叔的情况就像这条高速的部分车道被破坏。我们通过植入神经接口技术,相当于修复了受损的道路,重新提升了车辆的通行能力。"

这一创新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核心技术组成:

1. 精准神经刺激:在患者腰部脊椎植入一根带有16触点的脊髓刺激电极,对受损区域进行靶向电刺激,重建神经信号通路。

2. 智能闭环反馈:腹部植入无线可充电调控装置,通过肌电反馈技术实时分析患者的运动意图,并动态调整刺激参数,形成完整的"感知-决策-刺激"控制回路。

3. 人工智能优化:系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自动调节刺激模式和参数设置,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生仪学院教授许科帝补充道:"传统技术往往采用固定刺激模式,效果有限。我们的重点在于促进患者自身脊髓功能的恢复与增强,通过精确的刺激触点组合、频率和强度控制,结合新型反馈机制,为重建自然步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手术所使用的全部设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尽管取得显著进展,金大叔仍需继续接受治疗与康复训练,以期逐步摆脱辅助工具,最终实现完全自主的运动控制。

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积极推进临床应用研究,计划招募更多受试者,进一步验证这一技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探索更多的治疗可能性。这为众多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康复希望。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