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即将开售,如何选择?哪家更值得买?

中国证监会近期推出一项创新机制,首批浮动管理费模式的公募基金产品已正式获批并投入市场。这批产品采用"长期业绩越突出,管理费率越高的"收费模式,旨在激励基金管理人专注长期投资回报,同时培养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 ### 产品特点与设计理念 1. **浮动收费机制**:该机制将管理费与基金实际表现紧密挂钩。 - 基金管理人仅收取基础管理费用,而超额收益部分将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基金份额持有人。 2. **长期激励导向**:通过设置较长的考核周期(通常为3年),鼓励基金管理人进行长期投资布局,避免短期投机行为。 3. **收益共享机制**: - 当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设定目标时,管理人才能获得额外的业绩报酬。 - 一般采用"旱涝保收"的模式:即无论基金表现如何,管理人都收取固定的基础管理费;但当基金表现超出预期时,会提取部分超额收益作为业绩奖励。 ### 收费结构解析 - **基础管理费**:通常为基础费率(如1%),确保基金管理人提供基本服务。 - **业绩报酬**:当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预定目标时,管理人将获得一定比例的超额收益分成。常见比例为20%,即管理人与投资者各分享20%的超额收益。 ### 托管银行选择 多家主要商业银行被选中托管这些创新产品: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分别承接多只产品的托管任务。 - 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获得部分产品的托管资格。 ### 市场反应与挑战 1. **投资者接受度**:市场对这种新型收费模式的接受程度存在不确定性。一些投资者担心较高的管理费率可能削弱投资回报,尤其是在基金表现不佳的情况下。 2. **销售压力**:基金销售渠道面临较大压力,因为传统的按规模收取固定管理费的模式更为简单易懂,而浮动收费机制需要更专业的销售团队和更详细的客户说明。 ### 未来展望 - **产品推广**:预计会有更多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类似产品,形成市场竞争。 - **投资者教育**:行业将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帮助投资者理解这种新型收费模式的优势和潜在风险。 - **长期效果观察**:市场将密切关注这批产品的长期表现及其对行业生态的影响。 这项创新举措标志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在向更成熟、更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更加紧密绑定,有望推动整个行业的投资行为趋向长期化和专业化。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