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保险资金的投资策略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险资的大类资产配置呈现"债券压舱、权益提升"的特点,而这一趋势预计将在下半年延续。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在银行存款利率走低的影响下,保险公司正在逐步调整资产结构。一方面降低银行存款比例,另一方面增加长期债券和A股权益资产的配置。具体来看,人身险公司的银行存款占比已降至8.21%,较去年同期下降1.31个百分点;而债券配置比例则首次突破51%。与此同时,股票与长期股权投资的配置比例双双超过8%,权益类资产已成为保险公司收益增长的重要来源。
面对利率下行的新形势,保险资金需要更加注重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段国圣表示,单纯依靠固定收益类资产已经无法满足寿险负债和可持续发展的收益需求。通过合理范围内优化权益资产配置,可以有效提升长期预期回报水平。
当前,保险公司加仓权益资产既有被动应对利率下行的考虑,也有主动看好权益市场的因素。段国圣认为,在A股市场估值相对较低、股息率较高的情况下,长期资金加大权益配置比例将有助于实现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与保险资金的稳定回报。
燕梳资管创始人之一鲁晓岳指出,当前沪深300成分股盈利增速持平但估值更低,A股修复空间明确。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未来将通过两大策略平衡收益与波动性:一是增加高股息资产配置;二是通过私募证券基金投资高分红蓝筹股。
长城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权益市场的估值吸引力提升,为保险资金加大权益投资比例、获取长期稳定收益创造了有利条件。鲁晓岳预计,下半年险资除了继续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外,还将通过另类投资进一步多元化拓展收益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场正受到险资的青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险资17次举牌中,有14次为港股公司。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调研显示,63%的保险机构计划在2025年前加大港股投资规模。此外,国寿资产首只全球配置产品已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内险资在跨境投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48家保险机构累计获得QDII投资额度达393.23亿美元。尽管新增额度有限,但已有部分保险公司向监管申请增加境外投资额度或QDII资格。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持续开展全球资产配置是分散风险、提升收益的有效途径。鲁晓岳强调,港股投资与全球化配置对险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预计下半年险资将显著加大港股及全球资产的配置力度。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