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合肥民政这项工作入选国家案例,凭什么?

近日,人民日报《民生周刊》杂志社与中国社区发展协会联合发起的2024年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公布,合肥市民政局申报的《打造“四善一体”新模式,构建社区慈善生态圈》 成功入选100个典型案例。进一步擦亮了“养人之城”合肥的城市名片,展示了合肥推进基层服务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新经验。

合肥市下辖12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目前常住人口已突破1234.4万人。在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里,慈善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近3年来,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募集善款2.92亿元,服务困难群众60.8万余人次。

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基层服务与治理问题逐渐显现。如何更加高效整合社区慈善资源力量,解决基层服务与治理问题,是合肥市社区慈善发展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为解决基层服务与治理问题,合肥市鼓励基层开展社区慈善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打造“四善一体”社区慈善建设新模式,从社区慈善基金、社区慈善项目、社区慈善组织、社区慈善人才建设、建设慈善服务综合体等方面发力。

成立社区慈善基金。设立乡镇(街道)、村(居)级社区慈善基金,探索规范有效运行模式。全市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社区慈善基金的筹集工作,整合慈善力量,下沉慈善资源,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慈善基金。目前,全市已设立1342支社区(村)慈善基金,筹集基金2221万元。

1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合肥市民政局供图

开展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合肥市民政局供图

打造社区慈善项目。推进“一县(区)一品、一街(镇)一品、一村(居)一品”慈善项目品牌创建,打造“一米阳光助残”“慈善助老”等慈善项目品牌617个。围绕“一老一小”“一困一残”、小区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服务等领域,打造“重点慈善项目”31个,满足了困难群众的日常需求,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发展社区慈善组织。大力推进街镇慈善志愿服务联合会建设,常态化开展社区慈善服务。市本级、各县(市)区均成立了慈善协会,各街镇成立了慈善(志愿服务)联合会,部分村居成立了慈善理事会,实现了市、县、镇三级慈善组织全覆盖。目前,全市已有慈善协会11家、街镇慈善志愿服务联合会104家。

2全省首家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在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揭牌成立。合肥市民政局供图

全省首家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在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揭牌成立。合肥市民政局供图

培育社区慈善人才。推进多元化社区慈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长期参与社区慈善工作的社区慈善劝募员,全市现已培养劝募员1500余名。努力提升基层公益慈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市级层面每年培训社区公益慈善人才600余人次。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学历提升、持证率提升和实务能力提升“三项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的慈善社工人才已达12146人。

3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慈善服务云平台。合肥市民政局供图

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慈善服务云平台。合肥市民政局供图

建设慈善服务综合体。通过推进“四善一体”社区慈善试点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已成立248家慈善服务综合体,入驻企业1500余家,招募志愿者3万余名,开展各类慈善帮扶服务25.6万人次。

“下一步,将利用慈善文化讲座、文艺演出、慈善义卖等多种形式进行慈善宣传,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社区慈善氛围;定期举办慈善劝募员培训、派送人员进行短期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慈善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严格信息公开,保障社区慈善发展阳光透明。”合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赵越、完劲松)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