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我国重要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在四川启用

原标题:我国重要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在川启用

  年末,四川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迎来又一重大节点。12月30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暨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正式启用。

  启用大会上,由该院设计的国内首个“专用堆”、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反应堆的厂房成功封顶。这是该医用同位素试验堆土建阶段的重大节点,为2025年转入设备安装阶段奠定重要基础。

  据介绍,80%以上的医用同位素由反应堆辐照产生。不同于常规反应堆,该医用同位素堆以硝酸铀酰水溶液作为燃料,同时硝酸铀酰水溶液也是生产医用同位素的靶料,硝酸铀酰水溶液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其在核安全和环境保护领域具备优于常规反应堆的先天优势。

  今年1月,该医用同位素堆正式开建,建设周期为42个月。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后,钼-99、碘-131等医用同位素的年生产能力将分别达到10万居里和2万居里,带动下游产业集群发展,填补国内医用同位素大规模生产空白,并解决两种同位素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满足国内数千万人次的核医学诊断与治疗需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天,核动力院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8条生产线建成并正式启用。基地投产后将满足3万居里碘-125、1万居里镥-177、200居里碳-14、50居里镭-223等8种国内市场急需医用同位素生产,意味着核动力院将具备医用同位素产品大规模生产能力,产能基本满足国内相关医用同位素市场需求,将为建立医用同位素自主保障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四川在医用同位素研制上具备一定基础和领先优势,生产了全国一半以上医用同位素。今年以来,四川加快推动核医疗产业发展,出台《关于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实现10种以上主要医用同位素国产化自主供应,到2030年建成全球最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四川日报全媒体据权威消息了解 宁宁)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