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锂电产业龙头企业在东南亚市场展开了一系列重大布局,标志着中国锂电产业链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
6月29日,宁德时代印尼合资电池工厂正式开工。该项目由宁德时代旗下宁波普勤时代有限公司与印尼安塔姆、印尼电池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金额高达59亿美元,涵盖红土镍矿开采、冶炼及电动汽车电池全产业链生产。项目建成后将具备为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的生产能力。
6月28日,星源材质马来西亚东盟基地一期项目宣告建成。该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人民币,设计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湿法及涂覆隔膜,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固态电池刚性骨架生产基地。星源材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厂将为公司贡献一半的利润,并进一步推动公司在东南亚及全球市场的国际化发展。
6月27日,亿纬锂能宣布在马来西亚吉打州投资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总投资金额不超过86.54亿元人民币。亿纬锂能相关人士表示,此举将有助于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储能需求,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锂电池领域的市场地位,并完善全球化产业布局。
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凭借技术、产能和成本优势,与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市场和政策优势形成互补。通过在东南亚布局,中国锂电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除了锂电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积极拓展东南亚市场。包括深圳新宙邦、云南恩捷、石家庄尚太科技和深圳市科达利在内的多家企业在马来西亚布局电解液、隔膜、负极材料和结构件产能。随着这些项目于2026年或2027年逐步投产,锂电四大核心主材将在东南亚实现本地化生产。
中国锂电企业加速在东南亚市场布局,背后有多重因素。一方面,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如印尼镍储量占全球总量的22%,为锂电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近年来,"印马泰"等新兴市场在电动汽车产业呈现出集中布局的特点,整车制造产业的高度聚集更容易吸引电池企业在同一区域建厂,形成"整车+电池"的本地化生产闭环体系。目前泰国已吸引了包括广汽埃安、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在内的多家中国汽车品牌在当地投资设厂。
随着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扎根东南亚市场,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在构建全球布局的关键支点。通过政策红利和技术协同,产业链厂商能够减少物流损耗,实现效益最大化与市场快速渗透。同时,东南亚地区既能承接产能转移,又可作为辐射更广泛海外市场的跳板,有望成为重塑中国新能源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力量。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