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创新性能源循环利用模式通过"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技术路径,实现了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
二氧化碳封存回注撬块
据了解,该项目通过"捕集-提纯-加压-注入"的完整技术链条,将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超临界状态,并以每小时8吨的速度注入地下1200至1600米的油藏。这种新型注气方式不仅提升了原油采收率,还实现了对碳资源的有效利用。
专家指出,作为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已成为全球能源技术创新的焦点领域。目前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商业化项目仍集中在陆上区域,而海上项目的实施相对较少。恩平15-1油田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采用传统开发模式将面临二氧化碳腐蚀和排放问题。
海上CCUS项目设施
项目团队精选距离平台2.4公里、深度1200至1600米的4个优质储层作为二氧化碳回注目标,单井覆盖低渗储量超过750万吨。通过测控一体化方案和自主研发的分层注气精细调控系统,在直径不足20厘米的井筒中实现精准注气控制。
二氧化碳驱油井采油树操作
项目投用后,预计可实现年碳封存量达数百万吨,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后续还将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提升碳封存效率和产能效益。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