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市场并购重组领域风波不断,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宣布终止并购重组筹划,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1月13日晚,华斯股份宣布,由于交易相关方未能就购买京信科技控制权交易计划达成共识,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计划,并承诺在未来一个月内不再计划重大资产重组。自2024年12月30日停牌收购京信科技以来,华斯股份备受市场关注。
华斯股份作为一家以毛皮时尚产业发展为核心的集团公司,一直致力于促进传统毛皮产业的转型升级。京信科技主要从事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其业务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
华斯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寻求新的商业形式和模式,并利用新技术改造和改进传统业务。然而,经过尽职调查和多次谈判,交易方未能就具体的交易计划达成协议,导致并购计划搁浅。
奥康国际跨境收购芯片公司崩溃
与华斯股份类似,奥康国际的跨境收购计划也遭遇了挫折。这家从皮鞋和皮革制品开始的老公司于2024年12月23日宣布计划跨境收购芯片公司联合存储。然而,仅仅两周后的2025年1月7日,奥康国际就宣布,由于交易方未就具体计划和交易条件达成实质性协议,决定终止发行股票的资产购买计划。
奥康国际近年来面临着业绩压力,试图通过收购联合存储寻求新的增长点。然而,跨境收购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需要面对不熟悉的商业领域和市场环境,还需要克服技术和人才的障碍。因此,收购计划的终止可能并不奇怪。
海尔生物终止“蛇吞象”并购上海莱士
同样在1月,海尔生物也宣布终止收购上海莱士的计划。自2024年12月23日宣布以来,这次被称为“蛇吞象”的并购备受关注。海尔生物作为海尔集团大健康板块创新战略孵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上海莱士是一家市值480亿元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海尔生物希望通过此次收购,打造一流的综合生物技术龙头,完善血液生态产业链布局。但由于交易结构复杂,双方未能形成具体认可的方案,最终决定终止交易。
主要原因是工业环境和市场波动结束
回顾最近a股市场的并购案例,不难发现并购终止项目并不少见。仅在2024年12月,就有许多并购宣布终止。如中国股份终止收购上海悉地、中英科技终止收购博特蒙55%、秦川物联终止收购成都派沃特科60%、黄上煌终止规划收购展翠食品控股等。这些并购项目的终止主要受行业环境、二级市场波动和变化以及双方未能就重组达成协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虽然并购计划经常受挫,但市场反应不同。一些公司在宣布终止并购后,股价大幅上涨。例如,秦川物联网在宣布终止收购成都派沃特科后,股价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最大涨幅达到92.7%,创下近三年新高。在宣布终止收购博特蒙之后,中英科技的股价也一度上涨。然而,一些公司在并购终止后股价下跌。例如,在海尔生物和上海莱士宣布终止收购计划后,股价继续下跌。恢复交易后,奥康国际也遇到了跌停。
分析人士指出,并购作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其成功不仅受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与双方的实力、战略意图和整合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促进并购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同时,还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
对于a股市场未来的并购趋势,分析师认为,随着产业升级和转型步伐的加快,并购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在并购过程中,企业需要警惕盲目扩张和跨境并购的风险,注重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监管机构还需要加强对并购活动的监管,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来源金融界)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