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了一场关于时令节气与健康关系的发布会,会上专家就春季过敏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会上有提问指出,春季有哪些常见过敏原?哪些人群更容易受到过敏困扰?对此,北京地坛医院蒋荣猛主任医师给出了专业解答。
蒋荣猛介绍,春季是过敏高发期,主要过敏原包括植物花粉和室内 allergens。其中,柏树、杨树、梧桐等树木的花粉颗粒细小且传播范围广,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此外,尘螨、宠物皮屑以及霉菌在春季也较为活跃,成为重要的过敏源。
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现过敏症状呢?蒋荣猛总结了四类易感群体:第一类是有家族过敏史的人群,如哮喘、鼻炎或湿疹患者;第二类是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第三类是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导致免疫力紊乱的成年人;第四类是长期暴露在花粉或污染环境中的工作者。
针对春季过敏预防,蒋荣猛提出了五点建议:
首先,在外出时应尽量避开花粉浓度高峰时段。出行前可参考当地花粉监测数据选择合适时机。外出时需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穿着长袖衣物保护皮肤。驾车时应关闭车窗并使用内循环模式。回家后及时清洁头发、面部和鼻腔。
其次,在家庭环境中要做好防护措施。花粉高发期应保持门窗关闭。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必要时对地毯进行清洁处理。
第三,对于过敏症状较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2-4周使用预防性药物。
第四,要保证规律作息,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刺激。
第五,若明确某种过敏原导致严重反应,可考虑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该过程通常需要3-5年时间。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