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受益于四季度的努力 多家银行全年业绩有所改善

  数据来源:2024年各银行业绩快报 刘小游/制表 翟超/制图

  编辑《证券时报》 刘筱攸

  2024年上市银行业绩报告正在陆续披露。总结目前发布的快递数据,结合去年第三季度的报告,可以发现去年第四季度对银行业绩有重大影响。一些银行推动了本季度年度利润指标的显著优化,一些银行的相关指标甚至从负到正。

  在分析相关银行收入和净利润改善的原因时,许多业内人士提到了非息收入的驱动作用。去年第四季度,许多银行主动抓住市场机遇,积极增加投资收入、交易资产等非息收入。

  从资产端交付的角度来看,去年第四季度不仅是2025年“良好开端”项目的储备期,也是地方政府重新融资债券的密集发行。这使得银行信贷交付不仅要注重规模,还要注重结构。

  既要保证年收入,又要实现 “开门红” 在压力下,去年第四季度许多银行的运营并不容易。在政策利率仍有下降空间、城市投资债券继续降低贷款收益率、存款上市利率持续调整等可预见变量的影响下,2025年银行收入变量较大。

  许多银行的业绩都有所提高

  根据2024年的业绩预测,许多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益呈上升趋势。去年第四季度,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郑州银行、厦门银行等相关业务指标大幅提升,全年收入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指标大幅提升。

  根据招商银行去年第三季度的报告,2024年1~9月,招商银行营业收入2527.09亿元,同比下降2.9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131.84亿元,同比下降0.62%。根据招商银行2024年业绩预测,其年收入为3375.37亿元,同比下降幅度缩小至0.4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一举转为正增长。这意味着招商银行在去年第四季度扭转了之前收入和净利润的负增长趋势,为全年收入缩水和净利润正增长做出了关键贡献。

  2024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收入1624.17亿元,同比增长1.8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30.06亿元,同比下降3.02%。经过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长,兴业银行2024年的收入为2122.26亿元,同比增长0.66%;归母净利润772.05亿元,同比增长0.12%,实现正增长。

  去年第四季度,郑州银行也在努力。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0.41亿元,同比下降13.71%;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22.44亿元,同比下降18.41%。业绩快报显示,该行去年营业收入128.61亿元,同比下降至5.9%;归母净利润18.66亿元,同比增长为0.88%。

  2024年前三季度,厦门银行营业收入41.61亿元,同比下降3.07%;归母净利润19.34亿元,同比下降6.27%。去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5.94亿元,同比下降至2.61%;但收入已转正,年营业收入57.61亿元,同比增长2.82%。

  除上述四家银行外,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南京银行的相关利润指标得到了显著优化。

  去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为正。虽然没有“逆转”,但第四季度大幅增长。去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0.76%,业绩预测显示,全年净利润增长至2.33%。

  投资收益

  拉动非息收入增长

  增加信贷资产投资、利率控制、精细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风险控制和处置水平、降低风险成本消耗等都是银行经营效益增长的常见因素。在谈到2024年业绩预测总体满足甚至超出预期的原因时,许多受访者不仅提到了上述因素,还提到了投资业务带来的非利息收入对整体收入的驱动。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业绩报告中表示,业务效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非利息净收入的同比增长。银行积极抓住市场机遇,积极增加投资收入、交易资产等非利息收入。

  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财务总监彭家文还在去年第三季度投资者交流会议上提到了投资业务,称“抓住债券市场波动带来的市场机遇,做好波段操作”。

  此外,长江证券还在相关研究报告中表示,去年银行收入方主要受益于债券市场。”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上市银行普遍依靠投资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来推动收入增长,而代理业务收入受益资本市场的复苏预计将逐月改善。”

  事实上,合理推测可以看出,去年第三季度末,许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当时,离年底只有一个季度,迫切需要将年收入拉回正增长轨道。此外,从银行资产方面来看,2025年的“良好开端”不仅要追求规模,还要关注结构,因为地方政府密集发行化学债券的目的。

  因此,除了抓住债券市场的牛市外,许多业内人士还认为,在 “量难增,价易降” 2024年,一些银行也通过控制准备计提实现了利润增长。

  影响银行

  今年的收入变量是什么?

  2025年,影响银行收入的关键变量明确:一是政策利率仍有下降空间,促进股票贷款重定价,降低新贷款定价;二是继续推进城市投资债券工作,法定债务利率远低于隐藏债务利率,债务置换对银行贷款收益率影响较大,将推动银行利息收入下降;第三,商业银行存款上市利率预计将下降,虽然可以对冲LPR下降的影响,但可能会加剧居民储蓄流向财务管理,银行需要加强财富管理能力,以适应这一趋势。

  尽管存在上述不利因素,但许多研究机构对2025年银行业经营的前景给出了一些乐观的看法:2025年净利息收入预计将收窄,净利息差将收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将收窄,投资收入难以与2024年持平,债券市场回调导致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放缓。

  在此基础上,一些机构对今年银行业信贷增长率、利息收入、贷款收益率、息差下降幅度等关键业务指标做出了明确的区间预测:

  首先,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净息差将略有下降至1.5%左右。根据规模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预计将增长约7%。

  第二,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平均贷款收益率将下降15至20个基点,存款和融资成本也将同样下降;2025年净息差下行压力将明显小于2024年。

  第三,中金研究部预测,2025年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增长在-5%至0%之间,节奏可能前低后高;预计2025年利差同比下降约10个基点,收窄幅度小于2024年;预计2025年信贷增速将降至7.2%左右,比2024年信贷增速下降约1个百分点。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