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证券时报》 卓泳
2025年,一些传统产业仍面临着艰巨的转型升级任务,许多岗位进入了调整期。与此同时,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岗位需求已成为当前招聘市场最大的亮点。
《证券时报》编辑访问了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的春节招聘市场,观察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崛起都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招聘所需的基层人才或高端人才。整体呈现出“车间就业不足、高端人才招聘困难”的“两端困难”模式。
随着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车间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企业表示,由于公司自动化程度高,设备运行学习周期长,他们希望招聘更多的年轻人。年轻人拥有新的知识储备、强大的理解能力、更强的动力和灵活性,这有助于快速适应工作。
然而,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进入车间,每次招聘只能满足70%-80%的就业需求。一些企业表示,公司开始更有意识地重点培养技术研发人才和车间一线员工,学习编程和设备数字化管理技能,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技术研发等高端人才方面,以技术革命为主导的岗位变革趋势越来越明显。数据显示,对工业机器人操作员和数字双胞胎工程师的需求增长了30%以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领域将增加更多的高薪职位,如人工智能培训师和数据治理专家,全球约25%的企业计划扩大技术团队。编辑访问了企业,了解到许多企业采用了“技能优先”而不是学术筛选,谷歌数据分析认证等微型证书的黄金含量有所提高。
许多企业也报告说,虽然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甚至供过于求,但对新兴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继续增长,供过于求。春季招聘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新技术研发、新领域市场销售等岗位上,符合要求的人才较往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包括技术要求高、供需不匹配、部分新兴产业狭窄、市场竞争激烈。
不难发现,企业一方面积极释放招聘需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招聘标准,更加注重效率和实用性。虽然有些职位需求旺盛,但求职者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位并不容易。当然,对于关键岗位,企业也愿意给予差异化的工资,吸引更多的人才投递。
在编辑采访中,许多企业表示,他们正在与工程院校建立联系,预先锁定优秀毕业生,探索通过联合培训满足人才需求的途径。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