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光”与“果”的邂逅:沂源乡村演绎绿蝴蝶变

  祝婉宸

  蛇年春节,笔者走进山东省沂源县中庄镇、鲁村镇等地,发现新能源已成为农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屋顶上,冬季阳光下一排排整齐的光伏电板熠熠生辉;在农村道路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悄然矗立,为公共汽车提供绿色动力。新能源的应用正以全新的方式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中庄镇位于沂源县南部,以种植“沂源红”苹果而闻名。临近春节,果树进入休眠期,但中庄镇并没有因为作物的冬季休息而停滞不前。新能源的引进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月1日上午,阳光明媚。作者来到中庄镇远阳村。在阳光下,村民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电板闪闪发光。这是由上级扶贫项目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覆盖富泉村、远阳村和博宇村三个村庄。总投资150万元。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在村民的闲置屋顶上,有利于发电,实现农村收入。

  远阳村地势高,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自然环境的优势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项目于去年11月竣工。据估计,仅远阳村就可以每年增加约7万元的村集体收入。此外,村民们还可以租用他们的空闲屋顶,并获得约3000元的年租金。

  作者了解到,项目建设完成后,专业光伏公司负责日常维护和维修。项目选用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组可持续使用25年,可实现长期稳定的增收效果。特别是对于以水果产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冬季增收空白已经填补。“项目在一个村庄的投资是50万元。村集体每年扣除租金后,平均收入至少可以达到6万元。投资年回报率在10%以上,非常可观。此外,平时不需要在村里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维护,可以全年发电赚钱。”远阳村党支部书记田玉清告诉笔者。

  田玉清表示,项目带来的村集体收入将用于村生产道路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综合体老年人食堂经营等公益事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除了经济效益外,光伏发电的环保价值也不容低估。据估计,该项目每年可减少约54.2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新能源的使用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村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

  元旦第六天,笔者来到沂源县三黄沟村参观调研。中午,一辆往返于县城和徐家庄村的电动公交车正在新能源充电桩停车区补充电源。该停车区有10个新能源充电桩,为15辆电动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由于部分公交车可以在县城补充电力,完全可以满足专线公交车的充电需求。

  正在充电的公交车司机任师傅说:“我们的司机基本上住在附近的村庄和城镇。充电桩离家很近。下班后直接把车停在这里充电非常方便。”。

  作为一名驾驶经验40多年、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任师傅也高度评价了新能源公交车的使用经验:“现在充电桩分布广泛,充电非常方便,电池寿命也很好。就像我们的专线一样,晚上充满电,白天跑200公里也没问题。冬天用电多一点,中午来这里补电。”

  随着充电桩的普及和电动公交车的推广,村民的出行方式更加环保经济,新能源不知不觉融入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据了解,沂源县计划于2025年进一步实施公共充电设施扩建工程,预计将建设100多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未来,县乡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将更加方便和普及。

  新能源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将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也与农村扶贫紧密结合,成为农村全面振兴的新动力。

  本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