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春节市场已经在酝酿!我们的系统恢复了历史数据,这些板块可能成为春节市场的主角


来源:光大证券微信信息来源:光大证券微信信息来源:光大证券

长期以来,春季躁动和春节效应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所谓“春季躁动”,是指a股在新年期间容易走出强势市场,市场在第一季度将表现强劲。

春节还有五个交易日。我们已经回顾了多年的数据。春节效应往往从节前一周开始,节后两周基本达到顶峰。这段时间正好对应着2月份春天的躁动。

复盘近12年春节后两周的市场表现,国证2000、中国证券交易所1000等小市值成分股指数领涨。上海证券交易所50表现疲软,节后两周平均变化为负。

今天,我们将系统地挖掘市场数据,探索未来哪些板块有望成为市场热点。

1、春季躁动市场成为关键,2月份表现最强

每年1月,我们都会讨论春季不安的市场是否会出现。a股真的有“春季不安”的日历效应吗?我们回顾了近20年的市场表现,发现了以下数据规则:

①第一季度市场平均涨幅明显,上涨概率不高

上证综指、深成指、沪深300指数历史悠久。我们梳理了2005-2024年第一季度三大指数的市场情况。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上涨概率约为45%,深成指上涨概率为50%。平均涨跌方面,过去20年第一季度三大指数平均涨跌均为正值,涨幅均超过1.4%,深成指涨幅高达3.5%。

我们还统计了3月份的市场表现,主要指数上涨概率下降,平均涨跌记录正值。

②2月份市场上涨概率较大,小盘股表现较好

如果我们关注2月份,a股将呈现另一幅画面。除科技创新50指数外,2月份主要指数平均涨跌为正,中国证券交易所1万、中证500平均涨幅超过5%,小盘成长股市场表现更强。中证100平均涨幅最小,只有1.2%。

就上升概率而言,中国证券交易所有1万、中证500指数上涨概率接近79%,上证指数上涨概率也达到65%。

此外,与2月份相比,1月份市场表现疲软,指数平均涨跌分化。历史较短的科技创新50实现了6%的平均跌幅,而上证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的平均涨跌均为负值。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在新年市场阶段,春季不安现象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1月仍处于酝酿阶段,2月份将迎来更好的时间窗口,3月份将逐渐显示疲劳。

2、春节效应成为春季躁动市场的核心,计算机、通信板块有望成为热点

我们统计了春节前后主要指数的表现。春节假期前一个月,市场经常波动,主要指数面临一定压力。在过去12年的节日前一个月,上证指数平均下跌1.2%,上涨概率不到50%;中国证券交易所1000指数平均下跌1.7%,上涨概率为50%。

随着时间逐渐接近假期,主要指数的表现更加强劲。特别是在春节前一周,绝大多数主要指数的平均变化记录为正值,创业板指数和中国证券交易所500表现最强劲。

节后市场仍保持强劲上涨,节后两周市场热度较高,国证2万、中国证券交易所1000等小市值成分股指数领涨。上海证券交易所50表现疲软,节后两周平均变化为负。

在28个一级行业中,节后两周4个板块上涨90%,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计算机、通信和公用事业。此外,有色金属、综合、基础化工、纺织服装、国防军工、建筑材料等6个板块上涨80%以上。

影响春节效应的因素有哪些?以下因素在我们看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春节假期很容易促进一致性预期,节日和平的气氛很容易产生更多的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市场在节日前一周到节日后两周容易走强的情绪因素。

②第一季度是政策实施的关键时刻,中国将迎来两届会议的重要时期。我们经常看到主要部门在第一季度发布了重大政策。在这一政策密切发布的背景下,a股投资者往往需要根据政策确定投资策略,这很容易提振市场投资情绪。

综上所述,春节效应确实存在于某些时期,在节前一周到节后两周往往表现强劲。在板块方面,计算机、通信等板块的上升概率和平均增长率排名第一。

根据iFind数据库,计算机和通信板块市值较大的股票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中国联通、中国徐创、新易盛、华勤技术、天府通信、亿联网络、中天科技、同花顺、金山办公、科大讯飞、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紫光股份、360、宝信软件、德赛西威、恒生电子等。

(本文于2025年1月20日首发)


(来源金融界)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