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为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淮海实业集团成立之初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怎么改?“党建引领是关键!”
对此,淮海实业集团上下正视矛盾、直面困难,集团党委通过强化政治统领、深化思想武装、推动融合赋能,不仅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显著提升,更在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以党建引领奋力蹚出了一条辅业改制企业的转型发展新路,画出高质量发展“同心圆”。
展开来说,近年来,淮海实业集团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讲座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引导广大职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其中,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广泛开展宣传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党的声音不断传到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纪律规矩意识更加牢固,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何以体现?组织建设更具活力便能佐证。淮海实业集团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计划和党建“领航”计划,以项目化管理模式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打造出集团党委“党旗红、淮海新”、安徽矿机党委“177”、相山水泥党委“红色引擎、绿色发展”等特色党建品牌。
不仅如此,淮海实业集团还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全体员工的业务能力,不断激发员工服务大局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集团人才工作蓬勃发展,建立多元化、常态化引进机制,引进高校毕业生和成熟人才449人;加强领军人才培育,25人次入选省属企业“538英才工程”;坚持国企领导人员“20字”要求,干部选育管用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锻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党的组织到哪里,基层工会组织就发展到哪里,党的桥梁纽带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淮海实业集团的共建共享成效日益彰显。
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由3.04万元增至8.69万元,投入资金2376万元,持续做好职工应急帮扶、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等工作,妥善解决地面合同工补缴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事件;扎实开展职工培训、技术比武、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等活动,先后组织2届职工技能竞赛,评选12项职工创新项目,闫兴亚、丁长军、黄武林等优秀职工获评全国劳模、安徽省劳模。
另外,集团工会、共青团、统战、武装、乡村振兴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效、作出了新贡献,以实际行动奋力助推集团加快向实体化市场化效益化转型发展。
一个个突破来之不易,一项项成绩凝聚汗水。面向未来,淮海实业集团党委将一如既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各单位党组织从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规范权力运行、强化作风建设、打造清廉品牌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同时发力,把国企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谱写淮海实业集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