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据权威消息了解李博)当前,北京正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1月16日举行的2025北京数据交易成果报告会上,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集中发布数据要素系列成果。截至2024年底,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发放超370张数据资产登记凭证,业务版图拓展至全国22个省市,为推动数据资产化筑牢根基。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彬华表示,今年北京将全面创建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持续提升数据基础制度保障力、数据资源价值释放驱动力以及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支撑力,全力促进数据高质量发展。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作为北京市聚集数据生态、繁荣数据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要加强交易规则研究、提升服务能力、探索数据价格形成机制、加速数据生态培育,围绕场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成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表示,2025年市经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落实改革方案,实现创新发展,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构建数据要素生态体系,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流通交易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会上正式成立,将围绕数据深度开发利用、合规高效流通、要素价值释放等,打造贯通数据要素全链条、全领域的国际高端智库。
在成果发布环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李振军介绍,2024年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聚焦高频数据交易业务、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供给、高价值跨境数据流动三大业务板块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高频数据交易业务领域,重点突破医疗、交通、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动重点行业大型国央企、互联网科技企业等机构进场交易,解决数据流通交易痛点问题,探索数据融合创新,推动优质数据产品高频交易。截至2024年底,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备案交易金额近100亿元,上架数据产品超3000个,其中2024年新增备案交易金额突破50亿元,数据产品超1000个。
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供给领域,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高效对接模型企业数据需求,在头部模型企业形成品牌效应,挖掘行业共性,形成数据在同阶段模型训练企业复用,提供了工业领域的行业技术标准数据集等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应用十大成果案例。截至2024年底,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发布约300个高质量数据集,形成10余个应用领域数据资源地图,对接100多个市场主体参与到高质量数据集交易中。
数据资产化业务领域,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作为依法设立的数据交易专业机构,为社会主体提供多方认可的数据资产登记服务,以及数据治理、资产评估、入表咨询、金融对接等数据资产全过程服务,推动多家国企、央企落地数据资产化试点,同时链接司法保护渠道,维护数据要素市场良好秩序。
探索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依托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北京自贸区汽车、医药、零售等5大重点行业负面清单政策的实践落地,推动境内高价值数据产品出海,引入境外优质数据产品,推动境内外数据双向流动、内外循环,营造良好国际营商环境。
数据要素生态构建方面,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依托数据商、北京国际数据交易联盟、区域数据要素服务中心三大生态圈,形成了立足北京、覆盖全国的一体化数据市场服务生态体系,构建了国家级数据流通交易网络中心。截至目前,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共引入数据商、联盟成员超1000家,与北京各区及吉林省等京外各地政府合作设立20余个数据要素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专业能力、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同时,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积极参与北京市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发布3项北京市地方标准及《2024年数据要素领域标准验证案例集》,并围绕行业解决方案形成《数据资产治理白皮书》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此外,为加快构建开放共赢的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新格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与垂直领域领军企业、优质数据源重点机构、专业数据服务商代表、典型数据要素服务中心代表还在会上举行了2025数据要素生态合作启航仪式,共同打造数据要素创新发展新生态。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