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全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传来消息,四川自贸试验区将全面推进对标达标工作,重点在系统集成、特色培育、产业引导和协同创新等方面发力,特别是在数字创意等产业领域寻求制度突破与创新,以实现国家赋予的差异化发展定位。
近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在推动改革创新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与上海、浙江等先行地区相比,仍存在开放水平有待提升、首创性探索不足等问题。正如相关负责人所指出,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我省在释放开放势能和集成创新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自贸试验区建设将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并进一步扩大改革授权范围。作为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四川自贸试验区已完成基础性制度框架搭建,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那么,在新的发展阶段,四川自贸试验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在规则创新方面,将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去年以来,通过实施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等创新举措,推动数字产业从创意向经济效益转化,吸引了腾讯、完美世界等600余家游戏企业落户,年产值突破800亿元。下一步,还将围绕数字创意、低空经济和国际消费等领域,研究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
在系统集成方面也将实现新突破。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未来将建立"首创"行动评估机制,总结推广最佳实践案例,同时深化成渝地区合作,争取国家层面更大改革授权,推动川渝两地联合开展制度创新。
数据显示,自2017年设立以来,四川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8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区内企业数量从挂牌前的不足3万家增长到如今的30万家;外贸进出口额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省比重由4.3%提升至25%,展现出强劲发展活力。
展望未来,四川自贸试验区将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