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证券时报》 安仲文
公募FOF产品正逐渐淡化基金经理的人为因素,持有基金的风格也逐渐从主动转向被动基金。
随着上周末公开发行FOF产品年度业绩的最终确定,指数基金已成为公开发行FOF的核心业绩来源,这意味着随着股市有效性的显著提高,公开发行FOF正迎来被动投资为核心的时代,越来越多的FOF产品在重仓库基础上淡化主动股票基金产品的仓位比例,同时核心仓库显著更换为指数基金,一些领先的FOF在重仓库基础配置中,甚至从以前的9个主动基金到现在的9个被动基金。
被动产品成FOF“新欢”
2024年公募FOF业绩披露完毕,最高业绩超过17%。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公募FOF业绩前三名是申万菱信养老目标FOF、鹏华易诚积极FOF、当年中欧汇选混合FOF的收益率分别为17.14%、16.60%、13.34%。此外,南方养老金FOF、国富养老FOF、建信优享进取FOF当期收益率也超过12%,在公募FOF业绩中排名第一。
从FOF业绩的来源来看,《证券时报》编辑注意到,顶级FOF基金几乎使用指数基金产品来获得业绩,而不是传统上选择明星基金经理。
根据申万菱信养老目标FOF披露的定期报告,该基金前十大重仓基础中有9款是被动投资的ETF产品,主要分配给各大公募推出的国证2000ETF和中证1000ETF。鹏华一成第二积极FOF也特别喜欢指数基金产品。在该基金前十大重仓基础中,只有3只是主动股权基金,而ETF多达7只。
主要配置主动股权基金中欧预测养老金FOF,过去一年也通过集中配置指数基金进入2024年FOF业绩前五,基金前十大重仓库基金,主动股权产品最多9,主要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目前,中欧预测养老金FOF的十大重仓库基金已从原来的9只主动基金转变为目前的9只被动基金。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股市有效性的逐步加强,积极管理的超额回报越来越困难。未来,公开发行FOF的头寸策略和业绩风格将稀释基金经理的个人因素。
风格更稳定 不经常漂移
在基金选择策略方面,公募FOF很大程度上与基金经理业绩和持仓风格缺乏稳定性有关,从挖掘主动权益产品到直接购买指数基金。
事实上,很少有基金经理打破了业绩变脸的诅咒,这使得依靠挖掘明星基金经理来锁定业绩变得困难。以华南一位知名基金经理为例,该基金经理在2021年因业绩翻番而闻名,但从2022年到2024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业绩为亏损,三年内累计亏损超过40%。
公募FOF在选基策略上往往还面临着选基金产品的风格,随后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而风格突变可能违反了FOF产品选基时的仓位策略。
“例如,我有三个百分点的头寸需要分配给一个部分债务混合基金产品,但如果后续的部分债务基金出现风格漂移,成为一个股票基金,它将携带部分保守的头寸策略。”深圳一位公开发行FOF主管认为,由于公开发行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业绩压力或规模压力下,许多基金产品的经营风格往往偏离基金产品规定的风格,这使得FOF面临着投资对象在选择策略上突然改变的问题。
《证券时报》编辑还注意到,在2024年底的最后两周,许多部分债务混合基金产品发布公告,实施更换基金经理或增加基金经理,更换或增加基金经理大多是高弹性部分股票玩家,这意味着最初保守的基金产品,在更换或增加基金经理后,基金头寸风格可能发生剧烈变化。
例如,在华南地区,一只长期保持股票零头寸的部分债务基金在更换基金经理后,产品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基金披露的定期报告,更换基金经理后,基金目前的股票头寸已超过51%,几乎所有51%的股票头寸都配置在高弹性科技股轨道上。
上述信息意味着,在基金产品头寸风格不稳定的情况下,公开发行FOF将不得不面临头寸策略安排中投资对象的“变化”,这也使产品定位明确透明的指数基金逐渐成为公开发行FOF最受欢迎的对象。
研究成本低 超额收益显著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公开发行FOF选择指数基金而不是主动股权基金,这不仅节省了基金研究的麻烦和研究成本,而且也是被动基金业绩击败主动基金的主要趋势。
在介绍基金选择策略时,深圳一位FOF投资总监强调,她每年至少拜访数十名基金经理进行基金产品研究,询问产品和基金经理的个人经营风格、偏好和策略,并确认FOF产品的基金目标。显然,这种对基金经理的大规模研究和交流增加了公开发行FOF的研究成本,并不能完全避免基金经理在实际操作中的“言行差异”。
然而,在FOF产品大规模取代指数基金的主动股权基金后,研究成本显然可以大大降低。同时,指数基金的透明操作也使FOF产品在确认投资目标时能够稳定地获得产品的性能风格和市场趋势。
“公开发行FOF使用指数投资的场景逐渐建立,投资者从个股投资到ETF投资、从短期交易到长期投资、从集中投资到组合投资的趋势也在形成。”易基金高管认为,在投资透明度方面,被动投资ETF严格跟踪目标指数,投资规则明确,投资透明度高,在这种环境下,资本市场资本长期、投资者机构化、市场有效性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投资成本低、标准化、应用场景被动指数基金有望赢得更多投资者的认可。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