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中国森林食物总产量突破2亿吨

今年是第13个国际森林日,主题聚焦于森林与食物生产的重要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森林食物年产量已突破2亿吨大关,成为继粮食和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生态资源开发与利用,通过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作为主要抓手,重点推进林草生态工程和经济林生产基地建设。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森林食物生产能力,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多样。相关部门还陆续出台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以及《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并编制了油茶、榛子、仁用杏等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区域布局。

目前我国拥有超过34亿亩的森林资源和8000多种木本植物。森林食物涵盖了"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等多个领域。据统计,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经济林种植面积达7亿亩,年产值超过2万亿元;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亩,年产值约1万亿元。

在特色农产品方面,我国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亿亩,产量约为1.9亿吨。木本油料供给日益多元化,茶油、橄榄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产品不断丰富市场。仅2024年,全国就新增和改造油茶林47.5万公顷,茶油产量达100万吨。此外,板栗、枣、柿子、松子、仁用杏等木本粮食供应充足,种植面积约1亿亩,总产量约1400万吨。

在林下经济方面,全国已实现林禽养殖量49亿只,林畜养殖量5000余万头。特色食品、木本调料、木本饮料等新产品正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生态旅游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量达27.6亿人次,同比增长9.1%。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