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这一项目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全球首个覆盖日地空间全圈层(太阳风-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的综合性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监测能力跃升至世界领先水平,并为全球空间天气研究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子午工程二期自2019年11月启动建设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牵头下,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开展攻关。项目构建了独特的"一链、三网、四聚焦"监测体系,实现了从太阳表面爆发到地球空间响应的全程追踪监测。这一系统在我国本土及南北极地区形成了对近地空间(包括地磁、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的协同网络化观测能力。
在技术装备方面,子午工程二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
- 建成全球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具备同频段内最高的观测精度;
- 实现了对太阳磁场和宇宙射线的高灵敏度探测;
- 攻克了复杂空间环境下的实时监测技术难题。
项目团队还开发了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能够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这一系统的建成运行,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也为全球空间科学提供了重要的观测平台。
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使我国在空间环境监测领域实现了从"跟踪研究"向"创新引领"的跨越,为航天器安全运行、通信导航系统稳定性保障等重要应用提供了可靠支撑。
这一项目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和实力,也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了开放的研究平台。未来,子午工程将继续深化对日地空间系统的认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进步。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