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一场以"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近2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
会议期间,《数字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北京倡议》正式发布。这一倡议旨在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实。围绕这一目标,论坛提出了五大核心行动方向:促进数字技术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创新应用、构建全球共享的数字资源与技术平台、提升数字技术支持政策制定的能力、加强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教育、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
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表示,数字技术和数据开放是破解全球可持续发展难题的关键驱动力。近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还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SDGSAT-1)。这些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据郭华东介绍,自2021年发射以来,SDGSAT-1已向全球104个国家开放使用,提供了超过42万景卫星数据。这些数据在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碳排放评估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的建设,全球将拥有更加精准的"太空之眼",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