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祥
经过市场的洗礼,被许多有识之士推动的股票ETF受到越来越多中小投资者的青睐。目前,除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尚未推出ETF产品外,其他交易所还推出了围绕主板、创业板、科技创新板的宽基础和窄基础,广受追捧。这是工业生态的定性变化,已成为总体趋势。
尽管如此,大多数投资者对债券ETF知之甚少。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债券ETF“悄然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7日,全市场债券ETF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此前,债券ETF突破第一千亿元大关近6年,突破第二千亿元大关不到9个月。这种加速的背后原因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随着债券ETF的快速增长,投资品种不断丰富和“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工具产品选择。过去,债券ETF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品种上。今年1月,首批8家基准做市信用债券ETF全部发行,债券指数基金的“拼图”得到补充。基准做市信用债券ETF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现场债券ETF产品线,为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差异化现场投资工具,也有助于提高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具体来说,富国政金债券ETF目前在全市场共有、博时可转债ETF、海富通短融ETF、海富通城投债ETF、平安公司债券ETF等5只债券ETF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富国政府基金债券ETF规模超过400亿元。令人欣慰的是,随着ETF在市场上的蓬勃发展,整个债券指数基金市场(场外)也在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场外债券指数基金总规模已从2023年第一季度末的4769亿元迅速上升至2024年底的12874亿元,增幅达到170%,纯债券基金中指数产品的比例也从7%上升到14%。原因是债券市场的大金主-主要银行的自营基金大多由于“技术原因”无法直接认购场内债券ETF,这使得场外普通指数基金或相关债券ETF连接基金成为战略家的必要场所。
回到投资者最关心的收益率,以30年国债ETF为例,2024年年收益率达到22.42%,但波动也很大,最大回撤率为-4.55%,波幅明显可以与股票ETFPK。排除这种情况,短期债券ETF和信用债券ETF的表现相对稳定。2024年年收益率在2%~8%之间,收益率中心个人的“体感”大多在4%~5%左右。虽然在一些跨市场(股市、债市)的投资者眼里,这个收益率并不高,但足以让市场上的一般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大额存单相形见绌,ETF的流动性从来都不是问题。债券ETF以年度或半年为投资期限,不追求“极端”操作,所以收益相对稳定,场外指数债基亏损是难得的“奇观”。
债务基础的底层逻辑是债权,债务是债务。只要不爆炸,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这与股票ETF的持有经验大不相同。债务基础的这一特点对追求资产配置稳定增长的家庭更为友好。从长远来看,债券ETF和场外指数债务基础的规模超过了股票ETF和场外指数股票基础的规模,这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这仍然是保守的前提下,银行自营基金不能因为“技术原因”而“结束”。
截至目前,“债牛”仍在继续,国债期货创下新高。2月7日,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触及109.59点,30年期国债期货触及122.28点,创历史新高,随后小幅下跌。根据目前的基本预期,虽然收益率可能仍将保持低运行,但利率债券供应的影响和货币政策空间的收敛也限制了利率下降的范围。因此,普通投资者对债券ETF今年的收益率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是不明智的。然而,机构投资者通过选择越来越完整的债券ETF产品来控制组合的长期和杠杆,通过波段操作来提高收益率或更好的选择。
本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