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编辑 吴志
2月6日,春节电影《哪吒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超过60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新的票房冠军。
《哪吒2》的惊艳表现不仅是预期的,也是意想不到的。由于2019年上映的《哪吒魔童诞生》(以下简称《哪吒1》)票房不错,业内对《哪吒2》票房有一定的期望,但上映9天就夺冠了,《哪吒2》的表现远远超出预期。
哪吒系列在中国电影票房前五名中占据了两席。这不仅意味着这一系列动画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凸显了中国传统的原创内容(IP)通过创新叙事,焕发出强大的活力。
哪吒是中国著名的少年英雄形象,脚踏风火轮,手持天地圈,面容清秀,正义凛然。哪吒系列电影大胆突破,塑造了哪吒的形象。影片中哪吒黑眼圈,发型随意不羁,“小顽童”有点愤世嫉俗;叛逆、固执、冲动,展现了“熊海子”顽皮的个性。
神话中,哪吒的故事围绕着东海大惊小怪、降妖除魔展开,蕴含着正义、无畏、大胆、坚定的英雄特征。影片中的哪吒被设定为魔丸转世,打破了传统叙事中一帆风顺的英雄成长轨迹,成长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这些改编在《哪吒1》上映时引起了争议。但从票房表现来看,市场肯定了这种创新,哪吒的“新形象”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原因是,虽然哪吒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框架,但它保留了哪吒故事的英雄核心,符合当代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正义、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需求,实现了古代神话与现代精神的完美联系,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充满活力。
《哪吒2》延续了之前作品的精湛制作,实现了技术的全面升级。该剧涉及许多角色。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哪吒、太乙、敖丙等角色栩栩如生。陈塘关战争的壮丽,许多捕妖战争的惊险刺激,以及终极战争的震撼,都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激情的幻想世界。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特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效果盛宴”。
创新改编传统IP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很多。早在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大圣归来》就以其卓越的创新改编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去年推出并在全球流行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以3D形式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传统神话场景。通过对传统故事的重新诠释,游戏塑造了孙悟空的血肉形象,而不仅仅是公众认知中的大圣。
电影创作具有很高的市场风险,而不仅仅是通过大胆地改编和创新传统知识产权来获得市场认可。然而,传统知识产权具有数千年的活力。从过去的成功案例来看,抓住传统知识产权的精神核心,做好适应市场和时代的创新,有可能实现商业回报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统一。
责编:戴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