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生活网

江苏常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公告

  (上接A10版)

  毛利率如下:

  注:保定维赛未公布2023年和2024年1-6月的相关数据,2023年的数据被2023年1-6月的数据所取代。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产品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主要是国内外风电产业链发展和产品结构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①风电机组罩体业务

  发行人风电机组罩业务毛利率高于双一技术,主要是因为双一技术风电配套海外销售较多,2021年海外收入占22.42%,2021年以来海运运费保持较高水平。同时,由于下游客户业绩亏损导致降价压力传递给供应商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报告期内风电配套产品平均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导致双一技术毛利率相对较低;发行人客户主要是国内客户,如愿景能源。受益于国内风电“抢装潮”后行业复苏和风电建设快速发展,风电机组罩价格相对稳定。同时,发行人通过提前介入客户主机型开发和配套客户设立生产基地,掌握一定的先发优势,产品议价能力强,风电机组罩毛利率相对较高。

  ②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业务业务

  保定维赛结构泡沫材料的毛利率高于公司轻质夹层材料产品的毛利率。主要原因是保定维赛是国内主流风电叶片企业聚氯乙烯结构泡沫芯材料的供应商,以聚氯乙烯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生产聚氯乙烯结构泡沫生产工艺,成本竞争优势大,聚氯乙烯结构泡沫芯材料收入比例大,毛利率高,结构泡沫材料整体毛利率高。

  (5)研发实力比较

  ①研发投资比较

  报告期内,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规模及研发费用率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注:保定维赛未公布2023年和2024年1-6月的相关数据,2023年1-6月的数据被2023年的数据所取代。

  发行人重视R&D投资。2021年至2023年,公司R&D累计投资7157.50万元,占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3.21%,R&D投资复合增长率达到21.40%。

  报告期内,公司R&D费用率约为3%,接近同行业可比公司R&D费用率。其中,2021-2023年和2024年1-6月双一科技R&D费用率分别为3.31%、3.58%、3.50%和2.55%。从2021年到2023年,研发费用率略高于发行人。主要原因是双一科技的业务类型和产品覆盖面广。它在许多产品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如非金属模具产品、工程车辆配件、农业机械配件和乘用车配件,研发费用相对较高。2021年、2022年和2023年1月至6月,保定维赛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3%、2.48%和1.65%略低于发行人,主要是由于保定维赛的研发支出主要集中在结构泡沫上。

  在发行人研发投资的支持下,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行人共获得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2022年被认定为省级专业新中小企业,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专业新“小巨人”企业,发行人研发技术成果丰硕。

  2021年至2023年,发行人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59%,R&D投资复合增长率为21.40%。R&D费用的持续投资在支持产品更新迭代、满足行业发展趋势和下游客户需求方面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最终促进了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

  ②比较研发人员规模、专利数量等相关指标

  截至2024年6月底,发行人与可比公司研发人员的构成及比例、专利数量如下:

  注:双一科技研发人员数量及比例为2023年底,保定维赛研发人员数量及比例为2023年6月底。

  从上表可以看出,发行人在R&D人员中的比例低于双一技术,高于保定维赛,发明专利数量接近双一技术,优于保定维赛。双一技术从事风电配套产品的R&D和生产较早,在产品设计和技术积累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发行人注重提高R&D水平和R&D效率,不断加深与客户的合作,以突出的产品R&D设计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和优秀的技术性能指标发展新客户。

  (6)偿债能力比较

  报告期内,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偿债能力如下:

  注:保定维赛未公布2023年和2024年的相关数据,2023年底的相关数据将被2023年6月底的相关数据所取代。

  2021年底、2022年底、2023年底、2024年6月底,公司流动率和速动率指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原因是公司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融资渠道较少。

  报告期内,公司未偿还到期债务,偿付能力较好。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不断优化,公司整体偿债风险较小。

  4、发行人的行业地位

  (1)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风电整机制造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是风电机制造商。发行人与中国汽车、远景能源、运达、三一重能、东方电气、明阳智能等国内知名风电机制造商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多次被中国汽车、远景能源、三一重能等主要客户授予“最佳供应商”、“年度优秀供应商”等荣誉称号。

  截至2023年底,公司与2023年国内十大风机整机制造商的合作如下:

  注:彭博社新能源财经风电整机制造商统计数据来源

  (2)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

  ①风电机组罩体产品

  国家能源局将每年发布全国新的风电装机容量数据,发行人销售的风电装机容量产品有其合适的风电装机型号,可计算出发行人每年销售的风电装机容量产品总数,总数与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新风电装机容量数据的比例为发行人的市场份额。

  机舱罩产品是发行人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发行人每年销售此类产品的总瓦数计算的市场份额如下:

  单位:GW

  注:国家能源局每年新增风电装机量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报告期内,发行人风电机组罩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发行人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与双一技术一起处于风电机组罩领域的第一梯队。

  ②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产品

  在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产品的市场领域,没有公开权威的市场容量统计数据。结合轻量化夹芯材料行业可比公司保定维赛计算市场份额的方法,计算发行人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产品的市场份额如下:

  2021年公司销售的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产品主要适用于叶型,计算主叶型单叶包括后UD、包括壳体、梁边、腹板在内的所有部件中轻量化夹芯材料的含量,将该数据作为当年国内新型并网风机单叶片对轻量化夹芯材料的平均消耗量。

  在此基础上,假设每年新增并网装机的风机是目前主流的三叶风机。结合华泰证券计算的全国每年新增并网装机数量,可以计算出全国每年新增并网装机风机叶片对风电轻质夹芯材料的总需求。

  发行人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产品的市场份额按上述逻辑计算如下:

  注:全国新增装机对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的总需求=华泰证券计算的全国每年新增并网装机数*新增并网风机单片对轻量化夹芯材料的平均消耗*单片主机叶片支数。华泰证券尚未计算2022年和2023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数据,因此2022年和2023年风电轻量化夹芯材料产品的市场份额尚未更新。

  从上表可以看出,2021年发行人的市场份额相对较低。2021年至2023年,发行人风电轻质夹芯材料产品销量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发行人抓住了中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积极扩大业务规模,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5、发行人的市场空间和增长空间

  (1)全球风电行业累计装机容量和新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未来有望以更高的速度增长

  根据GWEC发布《Global Wind Report 截至2023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20.7GW,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6.6GW。2001年至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02%,累计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59%。

  资料来源:GWEC

  GWEC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比2022年同比增长50%,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21GW,首次突破1000GW。GWEC预测,2024年至2028年,全球风电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5年来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91GW,复合增长率达到9.4%。

  (2)中国风电行业新增累计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①中国是世界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根据GWEC发布《Global Wind Report 2024年,2023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65%;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占43%。

  资料来源:GWEC

  ②我国新增累计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陆海风电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在政府部门产业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风电行业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从2010年的31.07GW增加到2023年的441.34GW,复合增长率高达22.64%。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2023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5.90GW,同比增长101.70%,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超过2020年“抢装潮”期间的71.67GW,反映出风电市场保持高繁荣。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1月至6月,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25.84GW,同比增长12.40%。据中电联预测,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89GW,预计同比增长17.26%,说明我国风电市场需求持续强劲。

  (3)发行人有良好的成长空间

  ①多重优惠政策和产业规划为风电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0年,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风电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预计其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继续增加。多项政策和行业规划都支持风电装机容量长期保持高增长趋势。以下是近年来发布的主要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②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陆地风电具有廉价发展的吸引力,促进了风电行业进入“降本增需”的良性循环,这是风电行业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在技术进步、EPC设计优化、供应链成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催化下,风机成本和风电项目装配成本持续下降。随着2021年陆上风电进入廉价互联网接入阶段,进一步迫使风电产业链加快整体成本降低进度。

  根据兴业证券的计算,如果选择目前主流的4MW风电机组,国内陆上风电项目整体利润已达到较高水平,17个省市风电项目总投资内部收益率可超过7%。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部署(IRENA)中国陆上风电LCOE的数据已降至2023年0.18元/kWh,与燃煤发电成本基本持平,具备全面平价上网的条件;海上风电LCOE也从2010年的1.28元/kWh下降到2023年的0.50元/kWh。随着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将进一步迫使风电产业链加快整体技术升级和降低成本。

  数据来源:IRENA(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已按每年人民币-美元的平均汇率进行转换

  风电项目投资收入和经济的不断提高,将使风电项目具有廉价发展的吸引力,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市场需求,促进风电发展空间,成为风电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促进风电产业进入“降低成本-增加需求”的良性循环。

  ③在上述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风电行业将长期保持高繁荣,发行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从中短期来看,2023年风电招标容量达到107.3W,2022年高基数同比增长,预示着明年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巨大。根据中国电力联合会对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的预测,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9GW左右,风电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高度繁荣。

  从长远来看,一系列行业政策为“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提供了规划指导:

  单位:GW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东吴证券、中银证券、银河证券

  综上所述,中国风电行业未来将保持高度繁荣,发行人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④发行人业绩稳步增长,增长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1、959.98万元、73、980.19万元、73、980.19万元和44、590.00万元。

  (下转A12版)

责编:戴露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