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李春莲
梁傲男,见习编辑
随着蛇年春节的临近,除夕晚餐市场迎来了预订的高峰。《证券日报》编辑访问了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的餐厅,了解到今年除夕晚餐的订单量普遍比去年增加,大部分餐厅的盒子都被预订了。
据广东省食品安全促进会副会长朱丹鹏介绍,近年来,除夕晚餐市场持续升温,2025年达到新高峰。今年除夕晚餐的市场价格更贴近百姓,餐厅的菜肴研发更注重健康理念。消费场景越来越多样化,从传统的家庭厨房到餐厅包厢,再到户外除夕晚餐,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根据tiktok有限公司的数据,从1月14日到1月20日,该公司的tiktok平台搜索量接近780万次,团购订单比去年增长93%。美团平台数据显示,1月1日至1月17日,“除夕晚餐预订”和“除夕晚餐餐厅推荐”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256%,除夕晚餐在线预订量同比增长305%。
根据四川海底捞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的后台数据,截至1月21日,全国海底捞已收到2025年除夕用餐约4万张,除夕迎客800多家海底捞火锅,除夕迎客1000多家门店。苏州百盛小吃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苏州鼎膳工匠宴餐厅)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2024年12月初,2025年除夕餐厅的包间已经订满。
“与往年相比,今年在酒店订年夜饭的消费者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八至十人的酒店年夜饭套餐更受消费者青睐。与北方消费者相比,南方消费者更喜欢在酒店吃年夜饭。”美团酒店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夕夜晚餐市场的在线预订也很受欢迎。编辑了解到,全国有4万多家餐饮企业在美团等在线平台上提供在线预订除夕座位服务。一些企业将除夕晚餐套餐转移到网上,开放分级支付预订模式,提高消费的确定性,商店也很容易提前掌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除夕晚餐预制蔬菜市场也逐渐流行起来。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除夕晚餐和春节晚餐配料的需求,上海一百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当地特色菜肴和各种特色“新鲜”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除夕晚餐和春节晚餐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餐饮消费外,影视、文化旅游等行业与餐饮行业的联系也成为今年春节餐饮消费市场的新亮点。例如,海底捞和电影《神第二:战火西岐》联合推出了“魔家四酱”;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艺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合作,以皮影戏与陕北讲故事相结合的创新艺术形式,打造春节大戏;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肯德基与北京市文化旅游局合作,推动肯德基北京第500家餐厅成为文化、商业和旅游联合宣传基地。
“多业务形式联动是一种潜在的创新模式,可以巧妙地打破行业障碍,深入整合各领域的优势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面的消费体验。同时,在影视和文化旅游热潮的帮助下,餐饮品牌可以大大提高曝光率,吸引新客户。该模式还可以不断推动餐饮业创新菜肴和服务,全面激活消费潜力,为餐饮消费市场注入活力。”晶杰互动品牌咨询公司创始人、品牌战略专家陈晶晶告诉《证券日报》编辑。
朱丹鹏认为,年底和年初是餐饮消费的重要观察期。随着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预计餐饮业的消费潜力将在2025年春节期间进一步挖掘,整个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高潮。
责编:戴露露